论高尚的意义,说说对高尚的正确理解

优米小屋 0

《格言联璧》中有言:“善为至宝,一生用之不尽;心作良田,百世耕之有余。”善作为一种人格的实现,百世来都口口传颂,光是为宣扬行善而塑造出的雷锋形象,便已成如今家喻户晓的“做好事”的楷模。只是,作为一种可能已被过度消费成政治正确的形象,这似乎有些“只有政治没有正确”,很难说可以给我们启迪:做好事,抑或是做高尚的事,为何要去做这些事?这些事又有何意义。  

论高尚的意义,说说对高尚的正确理解 第1张

首先,我想这些事确非强迫性。老子有云: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”意思是最有德行的人,并未德与不德的区分,他们行使高尚之事时并无主观意图可言,更不抡起胳膊肘子使别人听从——由此可见,所谓好事,并非意味着一方得利而另一方却可能有损的零和状态。  

不过,与此同时,我也以为做真正的好事是并非功利性的。以学习新知而例,罗素先生有言:“学习的时候不能抱有功利性的目的,而是为了净化心灵,以便发现万物背后的永恒。”学习终究是一个人陪伴孤独的逆旅,在用透净的眼光潜入智慧的汪洋中持续不断地重塑与升华灵魂。如果说目的性太强,可能反而因为找不到一条所谓的“公式”而以失望告终,反而错过了知识本有的璀璨群星了。  

或许还有一种说法,即做好事是为了积德。这一点可能有一定的说服力,不过很多时候,人们往往显得有些浮嚣,并非是在低沉的姿态与无声的静默中积德,而往往是一种彰显,彰显自己的“善根”是如何宽怀,乃至有时忘了初衷,成了一种“炫耀”了。毛姆有言:“同情心应该像一口油井;惯爱表现同情的人却让它喷涌而出,反而让不幸的人受不了。”如果行善积德是为了使人皆知,那么也就避免不了泛滥成灾的所谓的同情心了。  

于是,综上而言,我想做好事不是为了获得确凿的实质性的利益,被众人铭记于心;或者博取一点存在感,充沛一点饱腹感;亦不是为了彰显自己多么善良,挺如清高。我也想过做好事是求问心无愧,但恍恍兮犹觉浅显——那么,对于这个看起来一无是处的善心,到底要怎样解释它呢?在此允许我个人发表自己的想法。  

启蒙时期的大哲康德有云:“有两种东西,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,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,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,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。”  

如果说行高尚之事是为了什么,总有一番追逐所需的感觉,其实真的不为什么。任何人心中总会永葆一方净土,高尚的行为使得在那月迷津渡的道德里开荒辟地,让我们解悟,原来善良也能让人的劣根性中挖掘出伟大的潜在可能性。  

这很虚无,但正如加缪《西西弗斯神话》所述的故事。纷纭复杂的人生凝现为西西弗斯推石上山,永不停歇但劳而无功,生而必死且注定孤独。然而面对这种荒诞的必然现实,虽巨石反复坠落,西西弗斯仍毅然周而复始永不停歇,听凭命运而放荡汗水。高尚可能在荒诞的现实里会变成一种被嗤笑的蝇头,但还是要坚信,即使徒劳无功也是一曲壮烈悲怆的赞歌。  

高尚何为高不可攀?高山仰止而一苇以航时,高尚便在魂中定稿。